2014年12月8日 星期一

【Upaper 周一品生活專題】感受市場裡 餐桌上的生命力---洪震宇
 
 【2014-12-08/Upaper/12版/周一品生活】   
【文/秋明瑜、圖/陳建宏、圖片提供/洪震宇‧內容/好感雜誌提供】
 
【洪震宇 PROFILE】
 
時尚與在地的混合體,一人身兼多種身分,
是作家、在地小旅行推手、說故事者,持續用自己的步調讓更多人認識台灣這塊土地。
曾任《天下雜誌》、《GQ》副總編輯,參與《微笑台灣319鄉》策劃,
著有《旅人的食材曆》、《樂活國民曆》、《風土餐桌小旅行》等作品。

從食材變成食物,再成為每一道尋常百姓家的餐桌料理,其實就是一部風土民情的文化縮影。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人在大自然中找到生存之道,與天地共生依存,台灣豐富的地理環境,及多元的族群,造就台灣獨特而豐沛的飲食文化。一個人的島內出走,尋找在地食材的生命力。

遍訪過台灣各處角落的洪震宇,近年來的足跡不再是著名的旅遊景點,大多是在一些遊客罕至的村莊、部落中;不再是走馬看花的觀光客,而是用反芻的心境,花時間跟在地人相處,也許一天、兩天、三天,走進他們的生活中,感受實際生活的脈動。

鑽進別人家的餐桌上

透過吃是最直接了解在地文化的關鍵鑰匙,洪震宇建議,旅行時最經典地道的美食,往往都不在飯店裡,有機會往市場、漁港、廟口鑽,那才是臥虎藏龍的集散地,去體現最直接的生命力。如果有機會到陌生人家做客,那也是一種很特別的經驗,有時候短暫的脫離我們日常生活的軌道,往往這才是旅行令人著迷之處。

學習接受不同文化

台灣多元的族群,造就不同的飲食魅力。靠海的石梯坪,居民以捕魚為生,為了禦寒,一早以小米酒配上生魚片當早餐,似乎一點也不為過了。這就是生活啊!南部美濃客家人,辦桌以澎湃為名,但他們的出菜用餐速度,同樣令人咋舌,一場辦桌下來,三十至四十分鐘就結束。早期的客家人因為生活刻苦,即使宴會辦桌,也要早早結束後繼續工作。這都是不同背景所造成的文化差異,而這些細節也只有透過親身走訪才能感受完全不同於我們生活以外的經驗。

去鄉下住宿一晚

洪震宇強調,有時候我們習慣了固定的生活步調,而忽略生活的溫度與感動,那就一個人去旅行吧!去拜訪一個你不曾接觸過的生活型態,也許去朋友鄉下阿公、阿嬤家中借住一宿,陪他們聊天做菜,跟他們的對話中,你可以知道為什麼你會在這個季節,在這個餐桌上吃到這個食物,你會了解什麼樣的背景造就他們餐桌上的料理風格。旅行很簡單,不用拘泥於型式,把自己歸零,旅行的收穫與感動,遠超出你預期的。

北海道帶回來給女兒使用的狐狸鑰匙圈。
 
花蓮豐濱噶瑪蘭族用香蕉皮編織而成的名片夾。
 
花蓮豐濱噶瑪蘭族用香蕉皮編織而成的名片夾。
 
甲仙龍鬚菜田,順天應時,是農民對大自然最大的感恩。
 
三貂角小漁村,潛水夫突從水裡頭冒出頭,抓著一隻鮮紅色大章魚。
 
穿上雨鞋,坐上鐵牛車,感受農村的步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