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5日 星期三

【Upaper 周四享樂趣專題】歡迎來到「迷路」星球
 
 【2015-03-26/Upaper12版/周四享樂趣】   
【文、圖/記者沈佩臻】

迷路說,媽媽比他們還愛玩,就像大哥一樣,所以願意當她的小跟班。

迷路就像活在另一顆美麗而獨特的星球裡,作品饒富童趣和哲理,大人看著看著,找回快消失的赤子之心,面對生活常卡關的難題,也能輕鬆繞路走掉。

迷路

我是迷路 我9歲

迷路,本名汪以墨,才9歲的他就像你我小時候一樣,遇見數學就想逃走,想丟下源源不絕的功課去追青蛙。問他兒童節會想到什麼,他說,會有兒童節禮物,像是大富翁,而且老師不會出作業,迷路的弟弟「爆走」也在一旁開心地附和。

不到一年的時間,在Facebook上已吸引超過16萬粉絲。他的創作中常有媽媽小禾、弟弟爆走和自己,以及透過雙眼觀察並思考這世界的點點滴滴,流露自然童趣之外,簡單的文字也常蘊含哲理,讓大人不禁莞爾一笑。

外表沉靜靦腆的他,其實從小就是多動症小孩,注意力不集中、不專心讓他在校園生活中遭遇挫折,迷路的媽媽「小禾」不做亞洲社會常見的虎媽,也選擇不利用藥物馴服兒童,轉而順著孩子的天賦特質,從中挖掘出瑰寶。


不替多動症孩子貼標籤

小禾提到,罕病兒、亞斯伯格症或腦麻兒等相關類型的孩子常被照顧,但是多動症雖然被歸納是一種「病」,但其實不是,不過許多人並不清楚,只將他們貼上「壞、皮、不專心」的標籤,最可怕的詞彙是「不上進」。

其實多動症的人格特質就是容易恍神,因為天生腦啡分泌不足,因此他們也熱愛挑戰困難、尋求刺激,像是迷路喜歡樂高,他就不願意玩9歲的程度,只想挑戰17歲的難度,其實華特迪士尼、比爾蓋茲、愛迪生及麥可喬登等知名人物,在年幼時都是重度多動症、注意力缺乏的孩子。

跳脫框架 培養思考能力

不過,在台灣教育體制下總是以成績、升學、為導向,最常聽到父母說「學生的本分就是把書念好」,常忽略了孩子與生俱來的天賦,一不小心便扼殺創意。小禾最近發表一篇不贊成小朋友死背「弟子規」的文章,許多人抨擊她,不過小禾認為能獨立思考比背誦更為重要,而思考需要從小養成。

迷路除了喜歡畫畫,最近還迷上烹飪,製作一道菜,從思考材料有哪些、丟進鍋裡的先後順序等,這就是在學「組織」,試著讓孩子的小腦袋開始運作,建立思考。

不管是不是多動症,小禾都建議父母陪伴並鼓勵孩子找到興趣,多方嘗試各種機會,讓事情變得生動好玩,小朋友自然會專注。

常常觀察行人,將想法付諸畫筆。迷路提供
 
看到最近缺水,逗趣地自願發臭就水庫。迷路提供
 
迷路過年時的畫作。迷路提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